这个录取季,一些学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场景意外刷屏:当大连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,满身泥土的云南小伙儿姚胜旺正背着从地里挖的一大筐姜回来,他用沾满泥土的手签收了通知书,他说自己之所以报考大连理工大学,是因为没看过大海;接到“985”高校录取通知书时,四川学生张裕鑫还在忙着打谷子,这名出身农村的追梦少年坚信“即便身处困境,也要坚守自己”;还有宁夏女孩海晶晶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,她正在小区外的早餐店打工,每天早上5点半就得起床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也许与今年动辄700多分的“满屏高分”案例相比,他们的成绩并不太出挑。但社会关注高考,不该限于对“高分故事”的追捧。那些普通学子面临的生活不易,他们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的努力和坚持,同样应当被看见,值得被尊重。
以姚胜旺为例,他的家境并不宽裕,据介绍,他住在云南省芒市五岔路乡芒蚌村芒达社,家里有6口人,爷爷和父亲都有肢体残疾,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,哥哥则在做志愿者。高考结束后,懂事的姚胜旺一直在勤工俭学,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活。在很多同龄人放松“躺平”、到处游学玩乐的悠长暑期,他每天要做数小时兼职,只为替家庭减轻些负担。
可以想象,与许多大城市的学生相比,姚胜旺所处的学习环境不算理想,沉重的家庭负担可能会不时牵扯他的精力,使他无法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。身处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地方,他所接受的教育资源也相对有限。正因如此,他最终考出621分的好成绩,靠自身努力走出偏远村落、走向广阔天地的励志故事,才尤显不易、令人振奋。
从几年前在工地搬砖时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林万东,再到如今刷屏的“挖姜男孩”“早餐店女孩”,人们之所以会对这类故事产生一种朴素的感动,就在于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不屈青春力量。这份感动,也寄托着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认同与珍视。在教育仍然是实现社会流动重要路径的情况下,人们期望看到更多学生能通过高考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,走出贫困,迈向更为开阔的人生之路。
今年9月,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将从家乡小城启程,奔赴远方,走进自己心心念念的“象牙塔”。在那里,他们不仅会满足类似“看海”的小小愿望,还会去读书,去社交,去思考,去畅快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。
了解到他们的现实困难后,很多高校都表示,将在入学前、入学时、入学后,为困难学子提供各类帮扶政策。这一承诺,也让很多关注“挖姜男孩”们的网友放下心。我们希望在国家助学政策的帮助下,他们都能够放下包袱,在大学校园里自由地成长、自在地探索,不必因经济拮据而焦虑,更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遗憾失学。
与此同时,除了经济资助,如何通过更人性化的帮扶举措,帮助学生以更舒展的姿态融入校园、发展自我,也值得思考。近些年,很多人都意识到,解除物质焦虑,也许只是帮扶贫困学生的第一步。一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:除了金钱问题,还有因贫困带来的资源受限、落差感、自信心受挫等其他问题。
比如,同学间兴趣爱好、审美偏好、知识视野、人脉网络等差异,往往会折射出不同原生家庭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资本。对一些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来说,这种落差感可能会对他们的心态造成影响,引发自卑、无力感等负面情绪。
这些问题,或许不如经济困难那么“显性”,但它们的潜滋暗长,也会一步步束缚学生的成长。对此,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,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,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;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活跃社团活动、搭建校友交流平台等,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自信心。
如今,“挖姜男孩”“早餐店女孩”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在“面朝大海”的日子里,希望每一名普通学子都能充满勇气,跨越眼下的艰难不易,一步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标签: